芨芨草簡介名稱:芨芨草學名:Achnatherum splendens (Trin.) Keng別名:紅毛草、白茅、牛尾草分類:禾本科,針茅屬生長習性與分布生長環(huán)境:耐旱、耐寒,適應性強,常生于干旱荒漠、草原及山地。分布范圍: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北、華北及東北地區(qū),
芨芨草簡介
名稱:芨芨草
學名:Achnatherum splendens (Trin.) Keng
別名:紅毛草、白茅、牛尾草
分類:禾本科,針茅屬
生長習性與分布
- 生長環(huán)境:耐旱、耐寒,適應性強,常生于干旱荒漠、草原及山地。
- 分布范圍: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北、華北及東北地區(qū),如內蒙古、甘肅、新疆等省區(qū)。
形態(tài)特征
- 高度:一般情況下,芨芨草的高度在0.5至1.5米之間,但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,可達到2米左右。
- 莖稈:直立,叢生,質地堅硬。
- 葉片:線形或線狀披針形,長10-30厘米,寬1-4毫米,邊緣粗糙。
- 花序:圓錐花序,緊密,呈紫色或紅色,長10-20厘米。
- 果實:穎果,成熟時呈黃褐色。
生態(tài)價值
- 防風固沙:具有很強的防風固沙能力,是干旱地區(qū)重要的生態(tài)植被之一。
- 牧草資源:在干旱季節(jié),是牲畜的重要飼料來源。
- 水土保持:根系發(fā)達,能夠有效防止水土流失。
經濟用途
- 編織材料:可用于編織筐、席等日常用品。
- 藥用價值:全草入藥,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的功效。
列表形式
| 特征 | 描述 | | --- | --- | | 名稱 | 芨芨草(Achnatherum splendens) | | 別名 | 紅毛草、白茅、牛尾草 | | 分類 | 禾本科,針茅屬 | | 生長環(huán)境 | 耐旱、耐寒,常生于干旱荒漠、草原及山地 | | 分布范圍 | 中國西北、華北及東北地區(qū),如內蒙古、甘肅、新疆等省區(qū) | | 高度 | 一般0.5至1.5米,可達2米 | | 莖稈 | 直立,叢生,質地堅硬 | | 葉片 | 線形或線狀披針形,長10-30厘米,寬1-4毫米,邊緣粗糙 | | 花序 | 圓錐花序,緊密,呈紫色或紅色,長10-20厘米 | | 果實 | 穎果,成熟時呈黃褐色 | | 生態(tài)價值 | 防風固沙、牧草資源、水土保持 | | 經濟用途 | 編織材料、藥用價值 |
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!